國慶70周年 | 大公報帶你回顧:水稻育種取得重大突破

2019-09-28 19:32:50

(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姚進 湖南報道)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,70年來祖國發展日新月異、輝煌成就不勝枚舉。請跟隨大公報回到1973年8月,見證籼型水稻雜交優勢利用研究取得歷史性突破。聽聽從事雜交水稻育種研究30多年、被袁隆平稱為兩系雜交水稻研究「主將」「元勳」的羅孝和,講述籼型雜交水稻的故事。

湖南隆回縣人羅孝和出生於1937年,是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員,從事雜交水稻育種研究30多年,在袁隆平院士領導的雜交水稻研究團隊中,羅孝和格外引人註目,袁隆平稱他是「雜交水稻事業的功臣,三系法的主將,兩系法的元勛」。

羅孝和向記者介紹,1962從湖南農學院畢業後,1970年跟隨袁隆平研究雜交水稻。為了求證自花授粉的水稻具有雜交優勢,他通過大量試驗,用國內「南廣占」核不育材料與「日本占」雜交,配出了一個植株高度、葉片長度、分櫱能力都超過父本、母本和「湘早籼一號」的三超雜交稻,為袁隆平的設想找到了科學依據。

羅孝和還告訴記者,他把廣親和基因與光溫敏不育基因集聚一起,育成了世界上第一個實用的籼型低溫敏不育系培矮64S。該不育系迄今成為全國應用最廣、應用面積最大的兩用核不育系,占兩系雜交水稻面積的70%以上,培矮64S系列組合的累計種植面積達1億多畝,新增產值100多億元。該項成果也於2001年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。

榮獲特等發明獎 倍感自豪

1981年6月6日,國家科委、農委在北京聯合召開授獎大會,授予全國籼型雜交水稻科研協作組袁隆平等人特等發明獎。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頒發的第一個特等發明獎。

羅孝和談到1981年特等發明獎授獎大會時仍然激動萬分,他說,「當時的副總理方毅為我們頒獎,袁老師(袁隆平)代表全體從事雜交水稻研究的科技人員領獎,這個證書現在還保存在中國農科院。」

他表示,雜交水稻經過幾十年的發展,如今達到畝產1090公斤,這離不開全國科學家的共同努力,也離不開國家的大力支持。「祝福祖國繁榮昌盛,希望雜交水稻能夠造福全世界。」羅孝和激動地說。

點播排行榜